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8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劉紀蕙‧宋文里

版權所有劉紀蕙、宋文里

原出版於《影響雜誌》1996年五月(73期),61-63。

一、 數字「三十二」

  吉哈(Franis Girard)的電影《32個關於顧爾德的極短篇》由三十二個各自獨立、沒有劇情銜接的片段組成,在形式上取用了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一首詠嘆調,三十段變奏,再以詠嘆調結束。吉哈取用這首曲子作為呈現顧爾德的依據是很有用意的,因為巴哈是顧爾德最為崇拜的音樂家,他對巴哈的詮釋使得世人重新了解巴哈。顧爾德二十八歲時首次錄製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即被視為技術上登峰造極的完美錄音,震驚樂界而一舉成名;在他五十歲生日前夕,也就是他逝世的前幾天,顧爾德一反他從不重複錄製同樣曲目的原則,再度錄製此曲,而此次錄音與他第一次的錄音截然不同,充滿哲學性的孤獨沈思,最能代表顧爾德個人的性情傾向。有意思的是,「32」正是顧爾德在事業的巔峰,毅然決然的放棄演出,轉而進入錄音間,開始發展另一種溝通形式的年齡。

  巴哈一向視音樂為不同聲音之間的對話,這首郭德堡變奏曲是他晚年之作,更看得出這種聲音對話的構築原則。而且,畢生研究巴哈的史懷哲指出,這首曲子講究形式上的意念發展,與其說是一個主題的一系列變奏,不如說是根據明暗對比的方式自由地從第一首詠嘆調低音部份的音型而發展出的巴沙加牙舞曲 (passagalia)(Schweitzer J.S. Bach. Vol. I, 323)。吉哈在電影中從不同角度切入,以自由隨想的變奏方式,透過多位敘述者的觀點,呈現顧爾德生活上的不同面向以及各種癖性,例如他對數字與樂譜的驚人記憶力;他六歲時一人聽收音機中播放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依索德》獨自落淚;常年穿大衣、戴手套;只接受電話訪問,而不願當面對談;房中排列十幾箱的餅乾與番茄醬;半夜三更打電話給別人,一談就談上個幾小時,甚至會在電話中唱完一整首歌劇;一個浴室的藥罐子;整天記錄血壓的高低狀況;偶而買一家小公司的股票便大賺一票;從來不教授鋼琴;喜好北極區的遼闊無盡與孤絕生活。在三十二段影片中,出現幾次顧爾德友人接受訪談的段落,其中有一段是小提琴大師曼紐因對顧爾德的評論。曼氏說:顧爾德的音樂固然是有很特殊的風格,但也顯得太過造作。這是大多數聽過「顧爾德風格」的人很容易同感的:點狀的、近乎僵直的觸鍵,令很多生產悅耳聲音的鋼琴家覺得他是「只能欣賞不能學習」的。對於他自己在音樂事業上的進退時機,顧爾德也是基於這種好像很「造作」的原則所做的選擇。但這原則究竟是什麼?

  說穿了,與其說是一種要求完美極致的精神提升,不如說是一種黏執的數字宗教(或說是占星數術的)信仰:三十二歲後不再進入演奏廳,因為那是耶穌基督被釘上十字架、終止世俗生活而後變形升天的年齡;四十九歲再錄郭德堡變奏曲(作為他的天鵝之歌),因為他相信那是他自己的死亡之年。一個數字的天才,同時也是一種數字的囚徒。顧爾德的數字好像是一個個不連續的自然數,和荀白克一樣,他們的音樂是點狀的,是由不流暢的系統所構成。而那是一生一世在音樂廳裡渡過的曼紐因所不能理解的孤獨的聲音。

** ** **

二、 顧爾德與北極的高度

  吉哈以北極皚皚雪地中出現與消失的顧爾德為片頭與片尾的詠嘆調,以視覺的孤獨主題來呼應巴哈變奏曲中詠嘆調的沈思,以加拿大特有的「北極」景象來具象地呈現顧爾德經驗中的藝術與思想的純淨高度,但也同時也標注了顧爾德一生面對的難題:那就是藝術家身處孤獨與溝通之間的永恆矛盾。

  顧爾德以獨特的演奏方式詮釋並改變別人的音樂,在錄音間反覆錄製音樂,製作錄音節目與紀錄片,評論音樂,都是一種溝通,但是他卻要求這種溝通是建立於非面對面的關係,而且他強烈需要孤獨的時刻。他甚至認為,所謂大眾的責任與商業市場的取向都是虛假的,藝術家與大眾是零對一的相對位置。音樂的體驗只有在孤獨聆聽的時刻才可能完成。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喜歡電話這種既是排拒又是勾引、既是遠距離卻又最貼近的溝通方式,以及為什麼他要放棄音樂廳的演奏,而堅持只在錄音間中錄製音樂,播放廣播節目。他要藉由科技從空中進入人心。他認為,音樂廳是權力較勁的競技場,野蠻,不平等,是個極為不理想的音響環境,因此音樂廳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的音樂是屬於藉由科技製造最完美的音樂,也就是在錄音室錄音剪接的音樂。

** ** **

三、 吉哈的電影對位觀點

  實際上,顧爾德在錄音室製作的廣播紀錄片《孤獨三部曲》:〈北極觀念〉、〈晚來者〉、〈土地的寧靜〉正是一種新的作曲形式。他利用錄音室的剪輯技術,將不同的錄音帶分段剪開,重新組合黏貼,造成幾組不同音質、不同談話內容的人聲同時進行,此起彼落,就像是依照對位方式構成的音樂。吉哈電影中卡車休息站的餐廳一景,並置三組不同內容、英法語交雜的對話,語音起落處以奇特的方式彼此接續並陳,或是相互矛盾,或是補充,這就是顧爾德製作〈北極觀念〉的概念原型。

  顧爾德式的廣播對位便是吉哈所充分利用的電影製片方式。吉哈把他這部電影的製作視同作曲,以前後水平對位的方式處理這三十二個分離的片段,或是以同時垂直對位的方式處理聲音與影像的關係。「四十五秒與一張椅子」中以時間與椅子合奏巴哈的音樂與顧爾德/費歐里(Colm Feore)凝視鏡頭的對位;「顧爾德會見顧爾德」是巴哈平均律中賦格曲加上顧爾德編寫的自我對話,針鋒相對的意見前後追隨;「C小調的變奏」中是貝多芬的音樂、兩道隨音樂頻率音量變幻的垂直光柱與放映機轉盤轉動的聲音並置,「根據顧爾德的受難曲」混雜巴哈的音樂,顧爾德沈浸音樂中不合節奏的慢動作手舞足蹈,以及錄音室中技術人員談論咖啡應不應該加糖或是奶精的對話;「顧爾德會見麥克拉倫」則是麥克拉倫以動畫編舞的方式呈現巴哈賦格音樂中的音響生成轉化過程:由一生二、二生三,再生出四、六、八、十二,最後到三十二,然後漸漸削減而回歸至空無。

  吉哈所作的是完全放棄故事敘述的形式,而換用巴洛克的組曲形式,以電影與巴哈的音樂和顧爾德的一生做多重的對位交談,電影的攝影機鏡頭的各種姿勢、放映機的運動、多道音軌交錯、不同質的聲音與影像的編輯,都是這部對位電影的音樂元素。我們發現,片中的第三十二個片段不再是顧爾德的生平,而是吉哈的製片過程以及Rhombus公司的全體製片小組,而所用的音樂正是以管風琴演奏巴哈的巴沙加牙舞曲。吉哈有意強調:這部片子不只是講顧爾德的種種,而更是他自己的作品。

** ** **

四、 巴洛克與後現代

  關於這裡一再強調的對位法,如果要追問它在這部電影中的意義,我們不妨這樣想:整部電影似乎是一種英雄禮讚,顧爾德當然具有成為一位天才與英雄的本色,但是,什麼英雄?音樂與電影的文化工業,尤其是好萊塢電影,一直反覆複製而誇張地套用這種英雄主義。以某種意義來說,吉哈身為位在美國文化邊緣的加拿大電影導演,他使用了一種特殊的觀點對位法,來處理片中的主題。吉哈不用傳統的史詩敘述,也從不正面拍攝顧爾德彈琴的場景,對於所有的訪問者都以主體的方式呈現,他們並不是顧爾德的附屬物,而透過他們零碎片斷的資訊,以及番茄醬、藥物、阿拉斯加的土著、不斷指揮的手、各地的電話亭等等,吉哈重新建構出一位才華橫逸的音樂人,但也是由寂寞、害怕、焦慮、神經質、退縮、無節度的種種行為組合而成的普通人。對位的意義?把所有這些東西放在一起,透過一種美學的處理,吉哈解構了天才的神話,但同時也讓我們看到的一位令人感到魅惑的人物、拼湊出的加拿大經驗以及一種新鮮的電影藝術形式。

 
轉自: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mworks/mw-movies/Gould.htm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天使好說性 Lila Says 導  演:
薩德‧杜埃希(Ziad Doueiri)
製  片:
Marina Gefter
編  劇:
薩德‧杜埃希(Ziad Doueiri)
喬埃杜瑪(Joelle Touma)
演  員:
穆罕默德‧庫阿斯(Mohammed Khouas)
法伊娜‧喬康(Vahina Giocante)
卡里姆‧班哈杜(Karim Ben Haddou)
語  言:法語

這個故事對於性的觀點其實不多元,不過呈現出男性迷惑於女性對於愛情與性慾的想像,因為性慾通常沒有太多想像的空間;面對性,每個人都有太多的顧忌與自我認同的障礙,不只是性別的問題。

拍攝人工化的痕跡少,畫面與構圖都很完整,場景與對話有種迷離的詩意。演出似真人真事改編,手持運鏡與自然場景光線拍攝,演員宛如就是故事裡的人。簡單的小故事,講的事情也簡單,但拍攝上可見專業與細膩。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莎貝拉 Isabella
導演:彭浩翔 國別:香港 年份:2006 片長:109min 規格:35mm 得獎紀錄:柏林影展競賽片、香港電影節開幕片

很香港的電影,影像語言豐富,故事充滿戲劇性,開頭類似希臘悲劇文本(近親相姦),本以為劇情走到了絕路,沒想到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每每情緒的轉折都在我認為故事已無新意的時候,劇情又連到某個不同觀點的情感細節,而觀眾就在本來要放鬆的時候,又突然專注在電影裡。重覆又重複,深入故事的內涵。除了劇本本身的設計,導演也掌控了整體敘事的節奏。

攝影是這部片最明顯的優點,有點杜可風的感覺。戲劇性的構圖,且除了敘事性外也有暗示性,每個畫面都暗示了角色與劇情的關係,對於燈光及色調等美術風格精緻,曾有攝影在同樣的地方,前後兩個不同的分鏡燈光全變了,且廣角與長鏡頭交互使用,特寫用長鏡頭,全景用短鏡頭,情感對比強烈。

演員的表現也非常傑出。杜文澤(飾馬振成)掌控中年男子的心境十足到味(身材也很像)對於初戀的緬懷,角色隨著大環境的改變,也改變了自己的心態;梁絡施(飾張碧欣)總是穿背心、短褲,單薄的肩膀與細長的雙腿,暗示其未成熟的性魅力,而許多小女孩裝大人的超齡演出,看起來真的像「小女孩裝大人」的青澀,不知道是演的還是外表侷限,但在電影中很適合,劇中馬振成的女朋友其實都與張碧欣有類似的特質,也暗示馬振成對初戀情人似乎有若有似無的依戀。伊莎貝拉(母親)的口白,填補劇情的細節,暗示角色的宿命,也表現了其對愛情與親情的觀感與執著,對於逝去的時光,儘管在行為是錯誤的,感情上卻沒有後悔。

混亂的時局(回歸),大環境下的小環境(讓我也想到了無間道是運用香港回歸),豐富的對比,以及最後把兩者之間的感情從血親的原罪轉化,讓角色禁忌的情緒得到釋放,轉成對過往年少情感的補償表現父親般的責任感,女兒的戀父情結轉化為對情人的依靠,尋求情感的出入。也讓觀眾釋放了心情。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9 Sixty Nine
導演:李相日 國別:日本 年份:2004 片長:114min 規格:35mm 得獎紀錄:報知電影賞最佳男主角、釜山影展、鹿特丹影展

如果依照電影的劇情走,似乎校園革命只是晃子,其實重要的是愛情故事(嘉年華會以及漂亮的女孩子)。這樣的寫作方式,避開校園革命的眾多嚴肅性理由,將釋放校園思想放在洋溢的青春氣息背後,甜美的夢想與愛情,似乎喚醒許多觀眾年少輕狂的回憶,想起當年「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青澀。

角色描寫極佳,從小說(村上龍)→電影編劇(宮藤官九郎)→導演(李相日)→演員表現(妻夫木聰、安藤政信…等),都有非常專業的演出。我想小說本身寫的極好,而這些主要關鍵的工作人員與演員都相當的能夠掌控角色的心態,讓每個角色印象鮮明。尤其是劍(主角),整個故事的靈魂人物,藉由編劇豐富的台詞與場景設計,導演細心的處理,以及妻夫木聰在多種不同層次的情感收放自如恰當好處,這些細微的情感表現都讓角色更接近觀眾,只能說妻夫木聰真是太適合扮演這樣個人領導魅力十足的青春少年,充分發揮演員自身的特質。

其實這是很日本的文本,如果是別的國家拍相同的主題,我相信重點會放在不同的地方,而角色的設定也會不同。我可以想像歐美國家拍的話,一定會有一個女性角色一起參與封鎖校園,而愛情故事是根基於共同完成封鎖校園解放思想的過程,而在形式作風以及角色設定上一定多有不同。參照不同國家拍攝的相同主題,再看到這部片子之後更覺得這部片的可愛。

浪漫的愛情故事與解放思想跟著感覺走的態度都讓我非常喜歡這部片,反覆想著過往的學生生活,曾在哪些夢想裡得到過勇氣。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三人冷水澡 Cold Showers
導演:安東尼寇迪耶 國別:法國 年份:2005 片長:102min 規格:35mm 得獎紀錄:法國路易德呂克獎最佳首部劇情片、法國凱薩獎最佳首部劇情片入圍

像是一個青少年成長故事,面對自我生活的挑戰與愛情(也包括友情與親情),表現成長過程不得不改變的無奈,且改變了,就沒有辦法回頭的現實殘酷。

這部片的好在於導演很清楚自己的拍攝主軸,線性邏輯緊扣主題,敘事多元,影響角色情緒的元素鋪陳清楚,各個角色也較不刻板。同樣的設定其實可以拍的很搧情,而導演讓多種戲劇元素都有所表意,不因為個別的某向元素影響力特別強,而讓每個元素相互影響角色的情緒。所以當男主角在飽受情感折磨後打了女主角,觀眾可以在這個戲劇高潮的停損點,對於角色的情緒有多重的解釋。

雖然不是很能體會法國青少年的愛情觀,但這樣得故事總是出現在歐洲(尤其是法國)的文本,像是楚浮的夏日之戀、貝托魯奇的巴黎初體驗。我還是有覺得三個人以上的感情就是無法長久的愛情觀,所以每次看到這樣的文本,儘管覺得對於性開放的觀念上有所落差,可以理解,但沒辦法深刻體會其中,追求愛情(性)自主過程中的認同。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上冰山的女人 Iceberg
導演:多明尼克阿佩爾、費歐娜高登、布魯諾羅米 國別:比利時 年份:2005 片長:84min 規格:35mm 得獎紀錄:哥倫比亞波哥大電影節最佳影片、蒙地卡羅影展最佳影片、聖賽巴斯汀影展、聖保羅影展

冰山(Iceberg)作為女性在婚姻(愛情)長期被忽略而失去熱情的內心描述確實非常的直接而深刻,女主角探索冰山的旅程,重新審視自己在婚姻(愛情)裡的角色,而片頭(與片尾)穿插另一北國(電影也沒說他是哪裡人,愛斯基摩人嗎?)的愛情故事,讓觀眾感受愛情的熱情足以融化冰山,這種真誠而可愛的調性在這部片裡反覆出現。

劇場式的手法與幽默,攝影機總是擺在劇場的第四面牆,而演員的演出方式較為誇張,肢體動作、表情與聲音表現始終都以劇場的直覺演出,甚至運用許多劇場常用的手法,而非電影演員的習慣手法。簡單的說,劇場的演出適合誇張、平版化,需要投入較大的能量;電影的演出適合細膩、相對比較複雜多意,感情的投入程度與時機非常的微妙。

整部片靠著兩位主角劇場式的演技,撐起故事的情緒脈絡,常看劇場戲劇的人似乎會覺得電影限制了劇場的寫意形式,常看電影的人似乎會覺得場景過於單調,導演雖然多考量攝影的角度,但跳脫不開劇場的思維(或故意不跳脫開),使得攝影以及相關的攝影元素(燈光、場景..)在感情上沒有幫上忙,配樂或配音也未不見得細緻,除了技術上的問題外,我想關鍵點還是在導演的思考方式。

雖然跟我習慣的電影表現方式(本片偏向劇場格式)有所不同,但第四面牆的攝影方式自有一套美學,也可見劇本與演員的功力,劇場式的場面調度讓電影有了另種風格,整體來說算是部平易近人的幽默愛情故事吧。

不過翻譯的片名會讓人混淆,畢竟我覺得片中的女主角並非愛上冰山,而是想尋求自我心中冰凍的熱情(被愛被認同的渴望),尋找冰山的女人之類的雖然或許比較難賣,但說不定會比較符合片影片旨趣。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演:艾騰伊格言 國別:加拿大 年份:1991 片長:102min 規格:35mm 得獎紀錄:多倫多影展最佳影片 莫斯科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這部片似乎還是不撐下去看到最後關頭,很難真的知道導演想表達什麼。從結局來反推整個故事的內容,以及猜測導演場景編寫與鏡頭運用的暗示,才從問題中去感受一下片子令人震撼的地方。我把他當作寓言故事來看。

電影的劇情並未有明顯的敘事結構,情緒不連貫,但在於幾個主要角色的安排上,可看出意義的衝突:保險員投入於安慰客戶,並盡量尋求客戶心靈上的需求,甚至是性方面的照顧,雖然立意良善,但行為出軌,可以看出保險員其實是個內心空虛的人,照顧別人反而是爲了成就自己,而保險的意義於此顯現為人類對於人生的恐懼,對於命運的漫不經心;電檢工作的女主角,長期觀看不適合觀賞的影片,這些影片都暗示男性物化女性,女性性慾的刻板與缺乏自主,不但被同事那些被禁止片段相同的不尊重女性的(物化女性)行為騷擾,觀看影片也未能填補自我的情感空虛,片尾暗示其也是因為發生火災才與保險員(男主角)認識,不但暗示這對男女在一起,是基於彼此的情感空虛(由於片中所有的女性客戶都似乎跟保險員有一腿,所以似乎也暗示女主角其實還只是正在申請理賠的一員),也暗示他姐姐與小男孩其實是禁聲在這暗藏不安的整體氣氛中;另外一組有錢人的團體(假借拍攝電影侵入他人家庭),擁有物質享受但也缺乏心靈依託,總是偷窺別人,想知道別人在做什麼、爲什麼這樣做,而且也暗示一連串的火災,其實都是這些沒有同情心的有錢人搞的鬼(似乎也可解讀為有錢人無端的欺負那些爲了眼前利益而最後釀成更大損失的平民,兩者皆有值得批評之處)。

再思考片中的隱喻與符號,其實還可以找出許多,但我比較感興趣的,其實是我在看這部片子時,總是思考伊格言為了要這樣運用鏡頭,以及背後有什麼意義。攝影與演員表現的方式(導演的場面調度),使得每個角色與觀眾都很疏離,即使吐露心事也顯得口是心非。而伊格言這樣弔詭的電影在加拿大也頻頻得獎,也讓我對於不同地區的電影或不同電影形式有更多的思考。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電影節 會再見,還是不再見?

【聞天祥】

第八屆台北電影節順利落幕了。

當眾人跟我們道賀無論參展外賓(國內外超過一百位影人參展)與觀影人數(觀眾比上屆成長了兩萬多名)都創下空前紀錄的時候,工作人員卻開始認真思考是否該和這個耕耘了五年的影展,正式道別。

做了五屆節目策劃,我自認很幸運,在黃建業總策劃的翼護與支持下,逐步將電影節從城市規模放大到全球華人獨立製片平台,然後進階舉辦國際青年導演競賽,並與國內外電影工業互動。然而我總要再三強調,我的能力其實有限,若不是一群專業且充滿理想性的工作伙伴一路相挺,這些都不可能成就。

這些專業的影展人幾乎用盡執著的電影熱血,去支撐體質其實不甚健全的台北電影節。在沒有常設機構,加上政府採購法和招標競爭的規範下,就算每年成績突飛猛進,也不表示還有執行下屆的機會;而每年工作六到七個月就解散失業,很難想像他們如何面對家人質疑每年總有三分之一時間不用上班的奇異生態;更對明明有了穩定工作卻又傻傻回到團隊一塊打拚的老戰友過意不去。

如果不是對電影的瘋狂信仰,我們實在沒有必要在預算逐年遞減的情況下,還自挖捉襟見肘的經費去加租戲院、不管觀眾聽不聽得出來也要替中山堂裝上杜比環繞音響、在機位難求的旺季想盡辦法讓優秀的國外導演順利訪台、以及幫那些缺乏資源的國內創作者義務拓展國內、國際能見度。

當許多導演說看到大排長龍的影迷讓他興起一定要再拍下去的動力,當一群志工在我們忙得天翻地覆的時候無條件加入,當媒體與電影界的朋友不斷為我們加油打氣,當觀眾在電影結束或頒獎典禮上忘情喝采時,我不免會催眠自己:還是可以用力支撐這個基礎薄弱的電影節的。今年4月,台北電影節跟預算比我們多一、二十倍的釜山、東京、上海電影節,一塊被「銀幕」雜誌列為全球頂尖影展之一,成為亞洲七個、台灣唯一的入選者。

但我很心虛,因為在外界的褒揚中,我深知有許多根本性問題被我們一股腦的熱情和衝勁給暫時掩藏住了:自從採購法實施後,年年招標、年年可能更換策劃執行單位的作法,幾乎讓所有文化活動都沒有沈澱的機會,造成難以傳承與接軌的荒謬現象,台北電影節表面上是同一個工作團隊在經營,其實這幾年同樣深受這個制度的消耗,沒有常設機構,也不打算朝這個方向努力,是它目前最大的隱憂。加上愈來愈大的規模卻碰上逐年遞減的預算,票房收入也無法挹注到下屆影展,也會讓電影節的發展潛力受阻倒退。事實上,官方的作為與態度,恐怕要比我們付出的心血,更決定台北電影節未來的命運。

當我接到這篇邀稿,心想誰要聽我發牢騷?但念頭一轉,如果這能讓台灣影展生態最可貴和最可悲的部分同樣被理解,也不算浪費讀者時間。「再見」究竟是「會再見」還是「不再見」?我自己也掙扎得很。只盼望好不容易走到這個起步的台北電影節,繼續茁壯。

(本文作者為台北電影節節目策劃)

【2006/07/10 民生報】

http://udn.com/search/?Keywords=%A5x%A5_%B9q%BCv%B8%60+%B7%7C%A6A%A8%A3%A1A%C1%D9%ACO%A4%A3%A6A%A8%A3&searchtype=overture&imageField.x=5&imageField.y=1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靈病房(2001)

Directed by
Mike Nichols

Writing credits (WGA)
Margaret Edson (play)
Emma Thompson (teleplay)

Cast overview, first billed only:
Emma Thompson
.... Vivian Bearing
Christopher Lloyd
.... Dr. Harvey Kelekian
Eileen Atkins
.... Evelyn 'E.M.' Ashford
Audra McDonald
.... Susie Monahan
Jonathan M. Woodward
.... Dr. Jason Posner
Harold Pinter
.... Mr. Bearing (Vivian's Father)
Rebecca Laurie
.... Vivian aged 5
Su Lin Looi
.... Nurse


影片一開始,用極特寫的距離拍攝主角與醫生,如此親近的鏡頭,彷彿觀眾陪著跟著主角一起看醫生,同時接受到這樣的訊息後,直接感受主角心情,也從此同情腳色,跟角色間建立親密感覺。

化粧極佳,主角不同年齡與身體狀況的表現,從化妝就表現的非常清楚。

文學性極高的作品,用了約翰道恩(John Don)的詩以及許多精采的譬喻:
• 角色與觀眾的親密空間,直接跟觀眾互動,把第一人稱的小說轉為第二人稱的傳記。
• 『不妥協的治學態度』用在病痛中,簡直就是種自我折磨。
• 『這短短的時間,才是成就機趣的關鍵』,文人的風雅。
• 『培養皿內的永生』,癌症的轉化,死亡因此顯得莊嚴,邁向另種永生。
• Bearing Vivian的名字,即有善於忍耐的小女孩涵義。
• 反覆咀嚼詩(文學)中,死亡的概念,轉化為自身的力量。
• 時光串起生命,過去的自己只是軀殼的改變,所有詩裡吊詭的答案在過往的生命尋求解答。

模擬自然光的打光方式卻能掌握情緒氛微,光影對比的空間,營造上等的電視戲劇打光。(考慮電視可能呈現的光線細緻程度之後)

以前的教授念簡單的小故事,讓主角彷彿回到小女孩的時刻。把之前對生命的詭辯簡化為單純對愛的想望,安慰主角,以安慰了所有觀眾。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左腳My left foot the story of Christy Brown

Directed by
Jim Sheridan

Writing credits
Christy Brown (book)
Shane Connaughton

Cast overview, first billed only:
Daniel Day-Lewis
.... Christy Brown
Brenda Fricker
.... Mrs. Brown
Alison Whelan
.... Sheila
Kirsten Sheridan
.... Sharon
Declan Croghan
.... Tom
Eanna MacLiam
.... Benny

片頭設計,用腳放音樂,停住音樂慢慢把鏡頭帶到主角特寫,再繼續放音樂。沒有這個片頭,整部片就沒有那麼有味道。

主角特別的地方在他患了小兒麻痺,只有左腳可以正常的運作。整部片著重在家人與主角互動的情形以及主角自我認同的經過,主題限定以及場景編寫的選擇,讓可能流於泛情感化的主題拍出獨特的情緒。雖然畢竟是好萊塢的劇本,事情都有所結果,但結尾顯得有點不如開頭搶眼,且對於片子整體風格沒有幫助。

有許多鏡頭將暖跟冷的燈光並用,冷調的光大部分是用藍色與綠色;暖光大部分是紅色。而有些模仿自然光的打燈顯得不自然。

主角的演技是這部片的關鍵,而無論是長大的主角或是小時候的主角都演的非常好,其他腳色其實相對沒有太多情緒上的轉折,只要找對人就好。而演員之間互動的默契還是增加情緒的氣氛。

在情節裡,其他腳色有意無意的諷刺以及瀰漫的保守風氣,都讓媽媽的腳色以及主角建立獨立的人格。母親的腳色是讓我在這部片感動的原因,我們藉由母親看他的角度去感受角色時,我們自然就多了憐憫與包容。

我最感動的一場戲,是主角用左腳寫出Mother一字的時候,彷彿牙牙學語的嬰兒在父母細心呵護下急著成長,講出的第一個字時,開始能跟父母溝通時,心靈相通的感覺,在腳色父母均失望的時候,給予再生的力量。而最喜歡的鏡頭,是在酒館喝酒非常尷尬時,一個類似主觀的搖鏡,不但表現週遭環境對他的敵意,也讓觀眾站在腳色的立場感受他的情緒。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草莓
Smultronstället (1957)
Directed by
Ingmar Bergman

Writing credits
Ingmar Bergman (written by)

Cast overview, first billed only:
Victor Sjöström
.... Professor Isak Borg
Bibi Andersson
.... Sara
Ingrid Thulin
.... Marianne Borg
Gunnar Björnstrand
.... Evald Borg
Jullan Kindahl
.... Agda
Folke Sundquist
.... Anders



心如鐵石的老教授,在夢中預見自己的死亡後,回顧過往,擁抱跟他一樣爲情感禁錮的人。在回憶及旅途中,老教授漸漸發現自己其實不了解身旁的人,也不了解自己給他們的印象。埋首書堆的結果,使得他理性到不近常理,也錯失許多感情。

描述老年人的心境深刻貼切,即使生命擁擠,充滿義務與責任,而規律、規矩、壓抑、理性的過這一生,回顧人生時,卻又如此無力恐懼。人生充滿自我的判決、犯罪、羞辱,即使呼吸著,卻像死著。

這個故事都是從老學究的觀點出發,營造的一點不差,對於女性形象的保守觀點,愛面子與三心二意表現的極其刻板卻又近乎真實(老學究的真實)。

最後釋放老先生感情的,是他身旁體貼善良的女性,讓老先生感覺到愛是種寬容,是種慷慨,而非吝惜的自我設限。

這部片的宿命觀形式上戲劇化,讓許多事情的解釋變得簡單。

老教授年輕時被鄙視的人格,而我覺得在壓抑虛偽的背後其實是種自我迷失,對週遭一點也不在乎是因為不想要自己被拒絕,也不知道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麼,對環境的冷漠來自於對環境及自我了解的無知。而孤獨是審判自己的結果。

熱情的年輕人、中年對生命的沮喪、超老年的犬儒主義與老年人(老教授)的反省以及相互對比把觀點與情緒分出層次。

僵化的頒獎典禮,彷彿老學究兵團,讓人會心一笑。

大量的口白,彷佛作者自述,也讓這部片像是傳記體的小說,我們隨時可以了解老學究的情緒。

野草莓是青春/愛情的味道嗎?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紅色情深
Trois couleurs : rouge
France/Switzerland/Poland, 1994
U.S. Release Date: 12/16/94 (limited)
Running Length: 1:40
MPAA Classification: R (Mature themes, sexual situations, nudity)
Theatrical Aspect Ratio: 1.85:1
Cast: Irene Jacob, Jean-Louis Trintignant, Frederique Feder, Jean-Pierre Lorit
Director: Krzysztof Kieslowski
Producer: Marin Karmitz
Screenplay: Krzysztof Kieslowski and Krzysztof Piesiewicz
Cinematography: Piotr Sobocinski
Music: Zbigniew Preisner
U.S Distributor: Miramax Films
In French with subtitles

奇士勞斯基三色系列的最後經典。

這部片子似乎不只說一個故事,起了開頭,似乎不在乎結局。或許導演想做個總結,想了解生命的意義,但意義的分野只是在對與錯的一線之間,所以討論自己,討論別人,而不做結論。

我看完電影最深的感觸,是『我們似乎習慣評論事情的方式就像是自己做事的原則。』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可避免會採取自己的觀念思考事情,由於我們思考受限於自我經驗,所以用自我經驗去思考時就好像這個世界只有自己的一樣。雖然我們理性知道,這個世界有非常多元的想法,但屬於一種自我的限制以及心甘情願的自我表現中,自我的世界是願望也是限制。

另個重新思考是如何去說一個故事,要怎樣才可以把故事說的深刻。去蕪存菁似乎比花招盡出更接近深刻,但兩者之間的取捨,故事的編走安排,似乎在看愈平凡的安排中,營造隱藏在背後突然的意義,充滿思考態度的進退兩難。又矛盾又充滿哲理。

結局真是不可思議的巧思。船難獲救的七人中,其中五人是之前的主角(藍色情挑、白色情迷),似乎暗示只有在他故事裡的這幾個主角,在這個危難的環境(人生)中得救。而最後兩個獲救的人,是故事裡住在很近的地方,卻始終沒有相遇的兩個人。並且女主角披上圍巾的那一刻,竟與她所拍過的廣告海報模樣一致。種種的安排,使得這些角色似乎是被特別選出來的,男女之間的相逢的緣分,儘管住很近,有幾種巧妙的關連卻沒有碰到面,但遲早會有機緣相遇。命運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白色情迷
France/Switzerland/Poland, 1994
U.S. Release Date: 6/94 (limited)
Running Length: 1:32
MPAA Classification: R (Sexual situations, mature themes, violence)
Theatrical Aspect Ratio: 1.85:1
Cast: Zbigniew Zamachowski, Julie Delpy, Janusz Gajos, Jerzy Stuhr
Director: Krzysztof Kieslowski
Producer: Marin Karmitz
Screenplay: Krzysztof Kieslowski and Krzysztof Piesiewicz
Cinematography: Edward Klosinski
Music: Zbigniew Preisner
U.S. Distributor: Miramax Films
In French and Polish with subtitles

從片名不太能夠了解電影的內容,或許觀眾判斷電影的意義會有更大的想像空間。白色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例如光明、純潔、善良。這部電影的目的或許不在故事的完整性,而是在角色的動機與行為,也就說延伸的意義比故事的真實性重要。但我認為這部片的白色,是生命的悲涼以及尋求重生的光芒交互輝映。每位角色在故事裡尋求情感的依靠,生命的依託。

在這個影像裡使用許多符號:2琺朗的硬幣、白色的女性雕像、不自然的白光、雪、白色的鳥群。這些明顯使用的隱喻,背後的意義我想也是可以自由延伸的。我把他看做對生命的悲涼、感情的執著、愛情的偉大與命定…。

主要的三個角色,兩個男性角色在物質上的擁有與否,對比自我對生命的觀感並不在物質上的擁有,也不在親人陪伴。或許自我的要求,對於生命的希望,自我的認可更是重要的元素。在自我生命有所體悟,才能感知身旁的景物,體會感情的流轉。在自我生命哩,給自己在一次的機會是多麼重要。『隧道的盡頭看見燈光』,相信自己可以在最後終能找到生命的出口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男主角剛開始的性無能,我認為或許是一種愛情的無能,也可能只是用來比喻為彼此感情的某種障礙。最後解開的方式,是當男主角卻定女主角也深愛著他,自然就解決性無能的問題。男女主角在愛情的遊戲裡打轉,然而愛情引導著生命。

看之前我以為女主角的戲份會很多,其實才少少的,但每次出現都能夠吸引我專注的看著他。結婚的那個鏡頭拍的美極了,新娘往教堂外走,回過頭親她的老公,演員的表情以及攝影的精準,似乎愛情的甜美在這一刻溢滿。

音樂在這部片的幾個片段成為主角,音樂總是出乎我意料的大聲、強烈。或許在情感層次上,音樂的線條與故事抽象的主題較為合適。

我很喜歡男主角看著自己喪禮的那一場,雖然網路上的心理測驗用過很多次,如果你看到自己的喪禮什麼的。我跟著想像,我的喪禮,以及試著對自我生命的重新了解,是由那一場開始。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面維諾妮卡(1991)
(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 : LA DOUBLE VIE VERONIQUE)

Directed by
Krzysztof Kieslowski

Writing credits
Krzysztof Kieslowski &
Krzysztof Piesiewicz
Cast overview, first billed only:
Irène Jacob
.... Weronika/Véronique
Halina Gryglaszewska
.... La Tante
Kalina Jedrusik
.... La femme barjolée
Aleksander Bardini
.... Le chef d'orchestre/Conductor
Wladyslaw Kowalski
.... Le père de Weronika/Weronika's father

真實的世界,有人長的跟你一模一樣,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命運,而對於生命有不同的選擇。同樣事描述運命的詩篇,跟三色系列比較起來,但部片有點像是前傳。在劇情的鋪排以及分鏡設計,相對比較容易看出手法。

我覺得這部片的兩個一樣的薇諾妮卡有很多種解釋的方式,不論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但應該簡單的說,應該就是代表同樣生命的兩種態度以及選擇。用了小的塑膠球、水面、陽光、照片以及窗外景色的相反鏡頭等多重元素,表現『雙重』(多重)的母題。故事的安排似乎沒有打算給予觀眾任何特定解讀的方向,把兩種命運並呈,並且用了開放式的結尾。或許是希望觀眾體會命運的方式能更多元更開放。

我覺得這個影片的燈光好到,取代演員的走位、分鏡的變換,卻能在光影之間表現賞景之間富有層次的多重涵義。但幾乎都是夕陽的光線,讓我感到人工手法太過明顯。音樂成為一種心靈的暗示,跟著劇情起伏,在劇情的缺口撐起氣氛。

由繁化簡的劇情編排,本來是個非常複雜的故事,但利用不同的描述方式,也自然改變觀眾所感受女主角面對生命的態度,而不需多做說明,這是我認為導演安排最巧妙的地方。

在奇士勞斯基的電影中,他常表達一個意義,在沒有戀愛前,孤獨到身旁看不到任何人,但只要愛了就不孤單,一切的情感就將得到滿足。我很喜歡這種感覺,認為這是很美的形容。另一個,死亡代表重生,對於生命是種循環的觀念,即使是面對死亡,也是積極的,並且肯定生命的價值。

燈光取代了走位、場面調度,演員情緒的暗示

多重意義的手法,讓故事的意義延伸,但觀眾或許在影片中沒辦法得到深刻的對話,或許對於觀眾而言,有點孤單,也有點距離。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慾海含羞花
Directed by
Michelangelo Antonioni

Writing credits
Michelangelo Antonioni (scenario and dialogue) &
Tonino Guerra (scenario and dialogue

Complete credited cast:
Alain Delon
.... Piero
Monica Vitti
.... Vittoria
Francisco Rabal
.... Riccardo
Louis Seigner
.... Ercoli


第一場戲在房間的對話,表現的空間使用與場面調度,精準到位的表現演員在這狹窄場景的空洞心靈空間。

故事本身或許沒有表現太多,似乎要延伸思考當時的生活情況,以女主角心態為出發點,以大量模擬現實的場景與時間長度來推敲思考。

與女主角相關的關鍵詞:等待,漫長,荒漠,表面上的開心,賭注,孤寂的燈火。

女主角浸在水桶裡的是什麼我不清楚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特別的一天
Giornata particolare, Una (1977)

Directed by
Ettore Scola

Writing credits
Maurizio Costanzo
Ruggero Maccari

Complete credited cast:
Sophia Loren
.... Antonietta
Marcello Mastroianni
.... Gabriele
John Vernon
.... Emanuele, the husband of Antonietta
Françoise Berd
.... Caretaker
Patrizia Basso
.... Romana


剛開始都是希特勒與墨索里尼的紀錄片,雖然說是時代背景,但其實我差點就要換片子了,我以為是新聞紀錄片。

角色與對話及其深刻,呈現當時生活的眾多面向,而兩個人的處境與大環境的比較有許多相互對稱的並置,家庭/國家、妻子/無知的群眾、同性戀/弱勢而自主性強的人、丈夫/暴君、大樓管理員/共黨秘密警察:
• 婦女當時在家裡的地位,就像當時人民,以黨的想法為自己的想法,遷就老公的想法,但當有個人可以訴說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被壓抑的情緒湧出,曾有過暗戀的對象,也曾被丈夫的外遇對象侮辱;同性戀者自覺性高,但卻被大眾輕視,而成為弱勢婦女的同伴,在於彼此的了解。
• 在相互的衝突時,充滿資訊與意識形態的對話,描述腳色時代下的評斷事務的壓抑、偏激、偏見、刻板印象。
• 丈夫在家裡宛若暴君,丈夫的外遇讓妻子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不如。
• 背景音是德國與義大利結盟的實況轉播,所以整個環境的氣氛總是在一個相互對比的情況,大環境下小環境的兩人,這個聲音也襯托歷史感,帶起整體氣氛。
• 丈夫以及反同性戀份子,都似乎為了自己得到更大的認同而遮蓋他人的存在;靠著對別人的不認同,來更認同自己。
• 七個孩子的媽因為日常生活的小事情卻救了一個想自殺的同性戀感傷之士,或許堅強就藏在面對生活裡,學些生活無關緊要的瑣事也是生活的一部份。生活,被拯救的人,生活的意義,不是只為了自我著想。
• 繁忙的家事與國事似乎是個對照。晒衣場就是懸掛家庭國旗的地方。

義大利的片子,場景總是非常漂亮,角色、服裝、造型與場景有一致感。

清晨的藍色光真是漂亮,讓沒有人的大樓好似超現實的場景,日常生活似乎加了神聖的光輝,雖然是稍微冷調的光,顯得異常優雅,也反襯角色的堅強。

攝影機跟隨腳色,紀錄日常生活,總是從半身然後拍到特寫,攝影機的距離走進觀眾的投入。

顏色給我很大的印象,整個場景與角色髮色膚色還有衣服呈現漸層的紅色,咖啡、辣椒;建築物,房間內的擺飾都是配合這個漸層的紅褐色。

開始女主角對於小兒子的特別照顧,在後來的對話中卻顯示了,其實他的小而子是她外遇的渴望的化身,前後都使這個角色更加立體,也讓觀眾了解整個客觀環境。

那本四劍客的書是做何比喻我不清楚。

喜歡的對話:
『整潔是平庸者的美德』
『那我就是個天才』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光乍洩 Blow up

Directed by
Michelangelo Antonioni

Writing credits
Julio Cortázar (short story Las babas del diablo) and
Michelangelo Antonioni

Complete credited cast:
Vanessa Redgrave
.... Jane
Sarah Miles
.... Patricia
David Hemmings
.... Thomas
John Castle
.... Bill

影片中豐富的顏色呈現以及攝影師的執著,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是美?什麼是美感的要求?主觀的標準要跟基於多少客觀的條件?

影片裡乍現的春光,也讓我重新思考自我、環境與藝術的關係。雖然主線的故事簡單的只是攝影師在一次思考攝影集內容的拍攝中,重覆檢視下,發覺自己拍到了凶殺案。而卻在轉眼,所有的照片都被偷走,彷彿這件事情沒有發生過。攝影師與同居人的相處,又好似愛情也若有似無;與拍攝到的女主角之間,還有自願獻身的兩個女性,似乎也暗示慾望的若有似無;抽大麻的派對,在迷幻與現實慾望的交界;攝影與電影藝術本身的特質,平面化的真實,似乎又不是真實。尤其是那群嬉皮風格的表演者,最後的網球比賽,運用鏡頭與聲音,眾人的專注。讓主角去撿球最後的打球聲音與特寫,更把虛實的界限模糊,

攝影師一直給我「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態度,讓我認為主觀的美(或真實),只存在邏輯類似的人之間。

使用影像與配樂對比,節奏不同但表達相同的情緒的手法令我佩服。用了許多粉色系,似乎也想強調似夢似幻的感覺吧。音樂、人物、角色、顏色調性統一,整體風格一致。去人工化的細節,表達每個美感的瞬間,都讓我想對環境重新思考。所有觀念似乎都可以重新做一次,重新思索,必有新意沒有被察覺。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黎最後探戈
Ultimo tango a Parigi (1972)
Directed by
Bernardo Bertolucci

Writing credits
Bernardo Bertolucci (story)
Bernardo Bertolucci (screenplay) ...

Cast overview, first billed only:
Marlon Brando
.... Paul
Maria Schneider
.... Jeanne
Maria Michi
.... Rosa's Mother
Giovanna Galletti
.... Prostitute
Gitt Magrini
.... Jeanne's Mother

全片鏡頭光影交錯,很像文藝復興時期的畫風,演員以及鏡頭走位變化,宛如舞蹈般音樂節奏的流轉。義大利重回人文藝術的起源,表現藝術的投資所留下的雄厚資產。

黃昏巴黎真漂亮,暖黃色的光芒,彷彿暗示著人性慾望的氾濫。

我認為這是個解構的愛情故事,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如果拍成電影大概就是這樣調性。故事依循愛情感覺而非事件的因果,非直線性的指意,把指意想像成圓圈,把愛情的意義包圍起來。
愛情解構的時間表如下:(所以他們的感情沒碰在一起)
男:結構,解構,結構
女:             結構,解構

結構即代表他們的愛情形成,認同自己以及自我情緒;解構即代表他們對愛情疑惑,對於自我也有相同疑惑。錯過時機,所以兩人相愛時,沒有辦法結構,解構的恐懼也造成愛情的最後悲劇。而最後結局諷刺的暗示,解構後的愛情,就像一場強姦未遂的凶殺案。

電影反而不好拍抽象的情緒,導演使用的手法,像畫面全部的靜止的時候,突然有個東西移動會馬上吸引觀眾目光;既然是種解構,導演總是將所有的情感安排妥當,在不同場景中,只暗示他想要表達的意思,引而不顯,卻說的清楚,不模糊焦點。

在愛情裡,暗示對男性而言女性的私處是快樂的來源,性與愛不可分的觀念。而大部分的時候,性總是被不成熟的愛所污名化,認為是種墮落,是種性別間權力的禁錮,然而對愛無私的付出變成種危險墮落。然而愛就是簡單互相欣賞,兩情相悅,互相包容,互相照顧,放開心胸。

女主角很漂亮,身材比例纖細而飽滿。女性身體是種符號,藝術美感的中心,想像一下攝影、雕刻、繪畫都常畫裸女,我想導演也把女體當作藝術品般拍攝。

導演稍微提到流行,認為流行是種公式,而愛情不是種流行,沒有公式。暗示大眾對愛的觀念太過攏統而刻板。而追求女主角的年輕男子,即是用來諷刺類型電影的愛情。

開始與最後都用兇殺案來比喻愛情,從男主角的個性以及不太能控制自己情緒的幾個小動作,還有老婆出軌,似乎暗示著男主角其實殺了自己的老婆,其後循環到他的身上,他被一個年輕小女孩所殺。若從戲劇的象徵意義來看,或許暗示著愛情的殘酷,足夠讓人像死亡一般。

導演使用名字來暗示認同與愛情似乎連在一起,失去愛情時,彷彿失去自我的認同,也失去對他人的認同,拋棄過去,認同乃根基於愛情之上。但孤獨,在愛情之外,人即使是最親近的,無法相互了解,這是愛危險的地方,但也是成就愛的地方。然而面對不了解的對方,該怎麼表達,儘管掏心掏肺又如何證明自己的愛。

導演似乎覺得探戈是種愛情的儀式,跳舞的男女就像熱戀的情侶,要相互配合,用身體去感覺彼此的存在,才能呈現彼此最好的一面。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設防城市
Roma, città aperta (1945)
Directed by
Roberto Rossellini

Writing credits
Sergio Amidei and
Federico Fellini

Complete credited cast:
Aldo Fabrizi
.... Don Pietro Pellegrini
Anna Magnani
.... Pina
Marcello Pagliero
.... Luigi Ferrari, alias Giorgio Manfredi
Vito Annichiarico
.... Marcello, figlio di Pina [Marcello, Pina's son]
Nando Bruno
.... Agostino, il sagrestano [Agostino, the Sexton]
Harry Feist
.... Il maggiore Fritz Bergmann [Major Bergmann]
Giovanna Galletti
.... Ingrid
Francesco Grandjacquet
.... Francesco


影片雖然很舊,但分鏡準、細節多

台詞瑣碎,說理式的台詞,正常聊天,中景、全景、腰上的鏡頭演完整場戲。配樂少。敘事通常沒有什麼暗示,劇情上沒什麼好期待的事情,只是想聽聽他們說些什麼,描述當時的一般人想些什麼。

小孩的秘密組織,被老爸打罵;似乎也對比義大利人的秘密組織,也會被權威處罰。

秘密,對誰都別說。感受到對個人的尊重

樂觀態度,人文主義,草根技巧

沒那麼商業,若思考電影的本質,另種的體驗,作為一個客觀的媒體,採取寫實的策略。而有點冗長、細瑣。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文西密碼
導演:朗霍華 Ron Howard (最後一擊)
編劇:Akiva Goldsman (最後一擊)
演員: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浩劫重生)、尚雷諾 Jean Reno(赤色追緝令)、奧黛莉朵杜 Audrey Tautou(未婚妻的漫長等待)、伊恩麥克連 Ian McKellen(魔戒三部曲)、艾佛蒙利納 Alfred Molina(揮灑烈愛)、保羅貝特尼 Paul Bettany(美麗境界)
英文官方網站:DaVinciCode-movie.com
中文官方網站:Sonypictures.com.tw/

我覺得,拍的蠻好的,但就像導演得到奧斯卡最佳導演時拍的『美麗境界』的軀殼換了故事。但似乎也應該是片商要的感覺,以達到符合小說而最多人可以接受的風格。

朗霍華的風格,我覺得非常的古典,使得這個故事的敘事非常的清楚,但因為故事本身畢竟是命案推理的小說,所以這樣也因此失去懸疑緊張的感覺,看過小說的人看跟沒看過小說的人看,我想應該差別不大,沒有太多的新意。不過確實

在改編上有下許多苦心,我認為具象的程度大概跟小說裏面寫到的差不多,人物的表現也符合小說的表現。我覺得在大部份觀眾都知道劇情的情況下,其實這個電影有達到滿足觀眾想將小說具象化的效果。我想頂多說無聊、沒有新意但不會有太大爭議的片子。而且在某些細節上,我覺得確實可以看出導演與編劇的用心。場景與道具也應該不會讓觀眾失望才對。雖然戲劇性減少了,角色的情緒轉折與事件的因果關係交代的很清楚。

演員的整體表現都不錯,但我覺得湯姆漢克的表現沒有特別搶眼,或許是因為他的那個角色除了莫名捲入這個事件外,沒有太大的悲劇背景,自然情緒上沒有太多的鋪陳,其他角色地宿命感相對較大,所以對比之下沒有搶眼的情緒表現。不過我很喜歡他最後一幕的表現方式,我覺得最後的表情把他的價值顯現出來。因為對於這個角色而言,它最大的驚奇應該就是這個歷史的真相,他擁有一個只有自己才洞察出來的歷史真相,對他而言才是最震撼的。奧黛莉朵杜的妝實在很好看每次拍特寫我都會注意到。我覺得選角蠻好,其實每個人站出來感覺就對了。演員也都能完成自己角色的使命。

配樂雖然不突兀,但在許多時候都讓整個情緒加分不少;特效雖然簡單,視覺上的具象雖然不怎麼特別,整體氣氛卻相對提升,但討論這些個別的元素時,我想都跟片子整體元素的一致性有關,他的缺點與優點同時也是我認為這部片的缺點與優點。

這部片的娛樂效果或許沒那麼好,但我覺得就朗霍華之前的足跡來說,應該有拍出他的風格以及他的堅持。

PeoplePe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