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擊Quatre cents coups, Les (1959)
Directed by
François Truffaut
Writing credits
François Truffaut (scenario)
Marcel Moussy (adaptation) ...
Genre: Crime / Drama (more)
Cast overview, first billed only:
Jean-Pierre Léaud
.... Antoine Doinel
Claire Maurier
.... Gilberte Doinel, the Mother
Albert Rémy
.... Julien Doinel
Guy Decomble
.... 'Petite Feuille', the French teacher
Georges Flamant
.... Mr. Bigey
Patrick Auffay
.... René
四百擊,我曾看過一篇引自法國影評家巴贊的論點,形容法國新浪潮的片子強調導演自我風格(作者論),有許多只有導演才懂得意義的元素;接著就以四百擊(the four hundred blows)為例,表示片名令人感到疑惑,影評家彼此間也有不同的解釋。我上網發現有幾種解釋,意義類似,一個是說片名乃法國的俚語,意思是『青春期的強烈叛逆』,另一個也是出自法國諺語,『一個淘氣頑皮的孩子要受到四百次打擊才能消除災難,怯除惡魔,變成健康聽話的兒童。』這兩個都出自大陸網站,另外,美國森諾瑪州立大學網站上的影評是說,an idiomatic French expression for the limit of what anyone can bear;IMDB電影網站的影評則認為是‘Raising Hell'。雖然意見略有不同,但可看出片名的大概意思,也顯示這部片是多麼被受討論。但當然,作者似乎沒有公開的答案,所以其實它真正的意思就不得而知了。
尚皮耶李奧在的處境似乎是由謊言與誤解而來。童年的謊言、現實的謊言、父母的謊言、學校的謊言、社會的謊言所造成的童年的誤解、現實的誤解、父母的誤解、學校的誤解、社會的誤解。裡面的大人逃避責任,而把責任放在一個小孩身上,自我反省的能力有限。這大人的傲慢似乎是日常可見,對兒童的不尊重若發生在一個敏感的小孩身上,那他敏感的天性反而把他逼到絕路,小孩只是種被動的犯錯,而主動者的大人卻以一種近似諷刺的口吻又或是把生活無奈的重擔在兒童身上抒發。
片頭開始,移動的人往前走,而風景則不斷遠離;尚皮耶李奧在遊樂園時,遊戲器材天旋地轉,使遊樂場人影模糊;以及不斷奔跑的畫面。我覺得都把主體以外的場景當作認知世界的情況,風景可能是逐漸消逝的時光,也像是兒童對於世界模糊不清的認知。
片頭音樂本身是愉快的,每次出現都是在尚皮耶李奧有好事情發生的時候,但故事後段在尚皮耶李奧必須偷東西維生時,我覺得似乎是種對生活的無奈轉而對自我的消遣,堅強的最後一道防線,快不快樂都是種無奈。
我不禁想著,過往的童年也有相同的事情發生,我是如何幸運能依靠自己,而一個小孩到底要有什麼條件,才可以自在的生活,在社會的壟罩下成長。競爭失敗的人,可憐又可鄙的神情,因為指摘而有所反省。
最後一個停格的特寫,平面化的照片,彷彿眾多人物的縮影。茫茫大海前的男孩,回頭想要尋找的,童年要尋找怎樣的生活依歸,才能讓他更勇敢的面對自己與生存下去。角色的遭遇雖然沒有真的很慘,但因為事件的真實讓背後的問題浮上檯面,才影響了觀眾的心緒。
Eureka(我找到了),似乎是歐幾米德的名言,在浴室泡澡想出槓桿原理時,脫口而出的話。我原以為是顯示尚皮耶李奧找到自己的想法,原以為是這樣的喜悅,但卻被老師指為抄襲,而他對於巴爾札克的尊敬導致家裏燒起來,卻導致他對於新的自我感到失望。
我們要怎樣才能信賴一個人,即使我們盡力讓人相信,也盡力去相信人了。那些不相信小孩實話的大人,說不出實話的小孩與大人,謊言與誤解及在不信任感中自然產生。